(通讯员 王凌云 王伟鹏)为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近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教师/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师生赴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历史铸魂—榜样砺行—薪火相传”为主线,通过沉浸式教育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青砖忠魂:在历史丰碑前叩问初心
师生党支部全体成员瞻仰了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深刻理解了周恩来总理“千古功臣”评价、揭示了英烈“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内核,同时肃立于宋绮云夫妇与“小萝卜头”的墓碑前,感受年幼生命对信仰的坚守,更让党员深刻体悟到革命者的价值不在生命长度而在精神厚度。
光影砺行:以科技报国精神校准使命坐标
陵园追思后,支部组织观看纪录片《黄大年》。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科学家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写照,与杨虎城将军的爱国气节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诠释了共产党人在不同战场的同一信仰。
薪火相传:让青年担当熔铸科技报国实践
随后,师生党支部举行了“观黄大年壮举铸魂,至诚报国精神砺行”演讲比赛,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并结合分子影像技术攻关,宣誓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破解“卡脖子”难题。
活动邀请到9位优秀毕业生分享科研心路,从论文写作到临床转化,从挫折应对到团队协作,用鲜活案例解构“攀登者”的成长密码,用真实的经历讲述在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奋斗着奉献着的故事。
院长王忠良在总结时强调,“在生物医学的赛道上,我们既要传承英烈‘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更要锤炼黄大年‘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同时对即将远航的毕业生们给予最真挚的祝福。
历史与后浪的交响,铸就科技报国时代脊梁。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同志们汲取了英烈们“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内核与前辈科学家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赤子情怀。陵园青砖镌刻的忠魂气魄与实验室的科研灯火交相辉映,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亦在此熔铸,共同激励着师生们在生物医学的赛道上砥砺前行,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