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继欣)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刘继欣教授团队联合川北医学院放射科杨汉丰教授团队,在神经调控领域权威期刊《Brain Stimulation》(中国科学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s an Adjunct to Reduce Medication Dosage in Trigeminal Neuralgia Manage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可作为无创辅助治疗手段,显著降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卡马西平用药剂量,同时维持疼痛缓解效果。
研究背景:三叉神经痛治疗面临药物局限,无创神经调控成新希望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以突发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卡马西平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长期使用易出现疗效下降及头晕、肝毒性等副作用。如何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依赖,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难题。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作为新兴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已被证实可调节疼痛通路,但在 TN 患者中能否有效降低药物剂量仍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
研究采用自身对照设计,纳入 30 例 TN 患者(平均年龄 54.44 岁,病程 2.33 年),分为 taVNS 联合卡马西平组(9 例)和单纯药物组(21 例)。taVNS 组患者在 4 周内接受 12 次家庭式治疗(每次 30 分钟,1Hz 频率,200μs 脉宽),刺激部位为左耳耳甲艇。研究同步监测卡马西平剂量变化及疼痛强度(MPQ/FPRS 量表)、负面情绪(PASS/PCS 量表)等多维指标。
核心发现:taVNS 显著降低药物用量,疗效可持续至少 1 个月
剂量优化效果显著:taVNS 组患者在治疗 2 周和 4 周时,卡马西平剂量分别平均降低 35.13% 和 40.09%,且减量效果持续至 8 周(p<0.003);而单纯药物组剂量在 4 周和 8 周时分别增加 24.20% 和 36.31%。
居家治疗优势突出:所有 taVNS 治疗均可在家自行完成,避免频繁就医,显著降低治疗负担,且研究期间无不良事件报告。该研究不仅证实了 taVNS 在药物减量中的临床价值,其居家自疗模式更为慢性病长期管理提供了可推广的 “轻治疗” 方案。
川北医学院为本研究第一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张川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刘继欣教授为论文最后通讯作者。该研究为临床优化药物治疗策略、减少长期用药副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
Chuan Zhang, Baijintao Sun, Jiahui Xia, Xin Yan, Ruihui Xiao, Xiaoxue Xu, Hanfeng Yan*, Jixin Liu*,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as an Adjunct to Reduce Medication Dosage in Trigeminal Neuralgia Management. Brain Stimulation. 2025, 202504206.
https://doi.org/10.1016/j.brs.2025.06.013